日期:2022-02-19
這是一年級連加連減混合題20以內,是優秀的數學教案文章,供老師家長們參考學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正確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2.通過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的能力及書寫工整、規范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兩步式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正確計算連減式題.
教學手段
投影片、有條件的可采用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式引入
1.(出示圖片“連加 連減”)教師敘述例1的已知條件.
2.提問:
(1)聽完老師的敘述,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2)根據這些已知條件,可以提出一個什么問題呢?
(3)待學生回答后,完整的出示例1:
同學們到西瓜園里摘西瓜,第一組摘了28個西瓜,第二組摘了34個,第三組摘了23個.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
(4)要求三個組一共摘了多少個西瓜,你準備怎么列式?
二、新授
1.教學例1
(1)提問引導
①觀察,這道題有什么特點?
②這道題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③這道題的數比較大,口算起來比較慢,你們有什么好辦法?
(2)分組討論三種方法的優劣
要求:
①先分小組討論這道題的計算方法(你們組準備怎么做).
②把本組討論出的方法做在練習本上.
③如果一個組討論后得到了幾種不同的方法,可以都記錄下來.
[討論過程中,重點提示學生:
①首先,在別的同學發言時,要認真地傾聽同學的發言,找出其他同學的優缺點.
②其次,在聽完別人的發言后,要善于給同學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③要善于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學習別人的好方法、好思路、好習慣等.]
方法一:
對比三種方法,選擇最優方法
問:誰來說說,這三種方法各有什么優缺點?
[方法一:
優點:
1、 同學們比較熟悉這種豎式的書寫方法.
2、 在計算過程中,難度較小,不易出錯.
缺點:
1、 費時間.
2、 這兩個豎式不太好安排格式,如果寫不好,容易顯得很亂.
方法二:
優點:
1、 寫起來會比第一種方法省點時間,少寫了一個62,豎式由兩個減少到了一個.
2、 這個豎式寫起來會比較美觀.(相對于第一個豎式而言)
缺點:
容易丟掉第二步的加號.
方法三:
優點:
1、 更省時間.
2、 計算時比較簡單,只要一位一位的計算就可以了.
缺點:
1、 在計算的過程中,容易丟掉進位.
2、 對于一些計算不熟練的同學來說,計算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師:這三種方法各有各的優缺點,在同學們自己做題時,可以選擇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最省時的方法.
(5)小結:
問:做完這道題,大家有什么收獲?
2.教學例2
(1)直接出示例2
52-20-18=
(2)對比
問:這道題與例1有什么不同?
[ 例1:是一道連加的兩步式題.能得到三種不同的算法.
例2:是一道連減的兩步式題.只能用例1中的前兩種方法.]
(3)師生、生生多邊交流
問:這道題怎么算最好?
[ 用兩個豎式計算最保險;第一步口算,第二步用豎式算.]
(4)小結:哪一步如果能口算,就可以口算,在計算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
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質疑、發展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
1.大家有什么收獲?
2.還有什么問題嗎?
3.除了同學們總結出來的方法,你還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嗎?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連加、連減這部分知識是在100以內的加、減法基礎上教學的。
教學開始就用直觀的形式導入 ,運用畫面與語音相結合的導入 方法,使學生的興趣得到提高。
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充分地進行嘗試,探討出豎式的多種寫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隨后在此基礎上合理地運用遷移的方法,使學生在剛學的“舊”知識基礎上自主地學習新知識。
整節課設計得較為細致,考慮得也非常周到。
數學教案-100以內數的連加、連減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連加、連減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口算:10 以內的加減法。
全班學生開火車口算。
2.看圖列式計算?!狙菔菊n件“加減法含義”下載】
有幾只小雞在吃米?又走來幾只小雞?求一共有幾只小雞?怎樣列式計算?
出示:
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雞和又走來的2只小雞含并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在吃米,走了幾只?求還剩幾只?怎樣列式計算?
出示:
為什么要用減法?(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整體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雞,所以用減法計算。)
同學們對于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就要應用它進一步學習新知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連加
(1)理解連加的意義【分步演示課件“連加”下載】
有幾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來幾只?一共是幾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來1只,現在一共是幾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這幅圖連起來看,應該怎樣敘述它的意思呢?(引導學生敘述題意:有3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來2只小雞,又走來了一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
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誰會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樣的嗎?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板書:
教師范讀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幾。
學生齊讀算式。
說明:在一個算式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相加叫連加。(板書:連加)
連加的算式怎樣計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結果嗎?結合這道題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出:先算 再算 。
板書:
學生自己敘述 的計算過程。
(3)練習:(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題)
學生擺學具并列式計算。
訂正時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學連減
(1)理解連減的`意義
一共有幾顆星星?剪去了幾顆?還剩幾顆?你是怎么想的?(8減3等于5)又剪去了幾顆?現在還剩幾顆?你是怎么算的?(5減1等于4)
如果把這幅圖連起來看,就是有8顆五角星,先剪去了3顆,又剪去了1顆,求還剩幾顆?
誰能自己再敘述一下這幅圖的意思?(在學生獨立敘述的基礎上指名敘述圖意。)
要求還剩幾顆?怎樣列式?
板書: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這樣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嗎?(板書:連減)誰會讀這個算式?
(2)研究算法
結合題意,互相說一說怎樣計算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理論上歸納出:先算 ,再算。
板書:
學生練習說 的計算過程。
(3)練習。(出示“做一做”的第二題)
學生擺學具并列式計算。
訂正時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三、鞏固練習:
1.看算式擺學具:
出示: □ □
讓學生用學具擺出這兩道題,要求邊擺邊敘述題意。
2.獨立完成練習十二的第1題和第7題。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連加、連減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口算:10 以內的加減法。
全班學生開火車口算。
2.看圖列式計算?!狙菔菊n件“加減法含義”下載】
有幾只小雞在吃米?又走來幾只小雞?求一共有幾只小雞?怎樣列式計算?
出示:
教學目標 :
1.使學生理解連加、連減的意義,掌握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
2.初步培養學生連續看圖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通過教學使學生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連加、連減式題。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口算:10 以內的加減法。
全班學生開火車口算。
2.看圖列式計算?!狙菔菊n件“加減法含義”下載】
有幾只小雞在吃米?又走來幾只小雞?求一共有幾只小雞?怎樣列式計算?
出示:
為什么用加法?(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就要把吃米的3只小雞和又走來的2只小雞含并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在吃米,走了幾只?求還剩幾只?怎樣列式計算?
出示:
為什么要用減法?(要求還剩幾只,就要從整體5只里面去掉走了的2只小雞,所以用減法計算。)
同學們對于加減法的意義掌握得非常好,今天我們就要應用它進一步學習新知識。
二、指導探索:
1.教學連加
(1)理解連加的意義【分步演示課件“連加”下載】
有幾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來幾只?一共是幾只?你是怎么算的?(3加2等于5)又走來1只,現在一共是幾只?你是怎么算的?(5加1等于6)
如果把這幅圖連起來看,應該怎樣敘述它的意思呢?(引導學生敘述題意:有3只小雞在吃蟲子,走來2只小雞,又走來了一只小雞,現在一共有幾只小雞?)
要求一共有幾只小雞?誰會列式?你是怎么想的?有和他想法不一樣的嗎?
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老師板書:
教師范讀算式:3加2再加1等于幾。
學生齊讀算式。
說明:在一個算式里,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數相加叫連加。(板書:連加)
連加的算式怎樣計算呢?下面我們就一起研究這個問題。
(2)研究算法:
能直接算出結果嗎?結合這道題的意思想一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出:先算 再算 。
板書:
學生自己敘述 的計算過程。
(3)練習:(出示“做一做”中的第一道題)
學生擺學具并列式計算。
訂正時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2.教學連減
(1)理解連減的`意義
一共有幾顆星星?剪去了幾顆?還剩幾顆?你是怎么想的?(8減3等于5)又剪去了幾顆?現在還剩幾顆?你是怎么算的?(5減1等于4)
如果把這幅圖連起來看,就是有8顆五角星,先剪去了3顆,又剪去了1顆,求還剩幾顆?
誰能自己再敘述一下這幅圖的意思?(在學生獨立敘述的基礎上指名敘述圖意。)
要求還剩幾顆?怎樣列式?
板書: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你知道這樣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嗎?(板書:連減)誰會讀這個算式?
(2)研究算法
結合題意,互相說一說怎樣計算 在學生討論的基礎理論上歸納出:先算 ,再算。
板書:
學生練習說 的計算過程。
(3)練習。(出示“做一做”的第二題)
學生擺學具并列式計算。
訂正時問:這幅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算的?
三、鞏固練習:
1.看算式擺學具:
出示: □ □
讓學生用學具擺出這兩道題,要求邊擺邊敘述題意。
2.獨立完成練習十二的第1題和第7題。
《蘇教版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蘇教版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第1篇 聽了程老師的《7的乘法口訣》一課,談談本人的拙見?! 榱送黄票疚牡闹仉y點,教者在引入、新課、練習的設計上,花了很多功夫。首先由學生很熟悉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的故事題導入,激起學
《三角形的特性評課》:三角形的特性評課第1篇一、 亮點1.注重從生活中的素材創設情境。莊老師在教學中,搜集了自行車、房屋、電線桿等素材,讓學生對于三角形有初步的認識。在接下來的教學中,通過出示
《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教材分析》: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教材分析第1篇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和認識了體積單位的基礎上舉行教學的。教材通過復習長度單位米、分米和厘米相鄰單位間的進率關系,面積單
Copyright 2010-2019 Qinzibuy.com 【親親園丁】 版權所有 備案編號:粵ICP備14102101號